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 正文

“食龙耳”、镬耳屋......爱耳日里了解“耳文化”

  • 2022-03-03 21:42:5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天(3月3日)是第23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生活中,疾病、遗传、感染、意外事故、环境噪声污染等因素威胁着人们的听力,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爱耳日”的设立,正是为了让人们树立爱耳意识。

人们对于耳朵的关注由来已久,从耳朵的功能、外形等衍生的文化,也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生状态——六十而耳顺

“耳顺”出自《论语·为政》,是六十岁的代称。“耳顺”是指个人的修行成熟,没有不顺耳之事。“六十而耳顺”是孔子60岁时所达到人生状态的自我评价。后人也往往以孔子的自我评价作为不同阶段的理想生活状态。

耳朵在中国的传统文化“成语”中也有丰富体现,如形容讲话、读书声悦耳动听的“洋洋盈耳”;形容头脑清楚、眼光敏锐的“耳聪目明”;也有形容有意不听别人意见的“充耳不闻”等。

龙抬头“食龙耳”

明日(4日)就是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这一天,很多地方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有的饺子形似耳朵,龙抬头这天吃饺子就被称为了“食龙耳”。

△龙抬头这天讲究吃“肉菜饺子”,即馅中有肉又有菜,取“肉菜”之谐音“有财”。

一些地方小吃也因形似耳朵得名,如北京的糖耳朵、广东的牛耳仔、山西面食猫耳朵、福建传统小吃马耳等。

北京:糖耳朵

△糖耳朵是北京小吃,又称蜜麻花,因为它成形后形状似人的耳朵得名。蜜麻花棕黄油亮,质地绵润松软,甜蜜可口。

山西:猫耳朵

△猫耳朵是山西的一种传统风味面食。猫耳朵历史悠久,其形如猫耳、小巧玲珑、筋滑利口,是久传不衰的大众面食佳品。

耳状建筑“镬耳屋”

镬耳屋是岭南传统民居的代表,因其山墙状似镬耳,故称“镬耳屋”。耳状建筑具有防火、通风性能良好等特点。民间也有“镬耳屋”蕴含富贵吉祥,丰衣足食一说。镬,是古时的一种大锅,因此镬耳屋也称为“锅耳屋”。

在我国的传统建筑中,主房屋旁边加盖的小房屋因像挂在正房两侧的耳朵,也被称为“耳房”。

三轮自行车——“耙耳朵”

△成都宽窄巷子老式三轮车砖文化墙

西南地区方言“耙耳朵”的原型,源于成都一种加了“耳朵”的自行车。这种自行车的旁边加上了一个“偏斗”,是男子为了照顾妻子坐得更舒服而设计的。演变到今天,“耙耳朵”已成了三轮车,但人们依旧称其为“耙耳朵”。

听力与语言是人类进行交流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耳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在爱护耳朵的同时,也可以去领略其隐藏在语言以及衣食住行里的文化特色。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标签:

推荐阅读

“食龙耳”、镬耳屋......爱耳日里了解“耳文化”

今天(3月3日)是第23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生活中,疾病、遗传...

顿涅茨克市中心传来剧烈爆炸声

当地时间3月3日,顿涅茨克市中心传来剧烈爆炸声。(总台记者王斌)

202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名单公布:杨振宁、苏炳添等在列

202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名单:彭士禄、杨振宁、顾诵芬、吴天一、朱彦夫、中国航天人、苏炳添、陈贝儿、张...

从南宁抵京治疗的罕见病患儿 遇到了更严峻的问题

“从昨天到现在,就睡了两个小时。”陈强拖着行李箱走出医院,跟在记者后面他问了句:“我们不会走太远...

政协委员建议将学生群体心理治疗纳入医保

全国政协委员马珺表示,学生患精神疾病后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当前很多地区精神疾病的治疗没有纳入...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经营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