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 正文

脚踩泥土 书写闪亮青春

  • 2023-02-01 08:59:26 来源:中国青年报

石油人永远年轻

编者按

“新春走基层”期间,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践行“四力”,奔赴渤海湾,登上海上采油平台;一路穿越风雪,感受大秦线上重载列车司机的责任;乘坐新成昆铁路动车组,捕捉那动人的一缕阳光……记者脚下有泥土,心中有真情,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书写了一个个坚守岗位、甘于奉献的青年人,见证了他们挺膺担当、平凡而闪亮的青春。


(相关资料图)

——————————

“埕海一号”是渤海湾最年轻的海上采油平台。它的年轻体现在很多方面:投产不足一年;执掌平台的团队平均年龄30岁;采用的数智化海上采油平台是完全自主研发的新型智慧系统。这是中国人向海采油的足迹中,踏出的最新鲜的脚印。我相信年轻的力量,那种勇敢和无畏令人向往。于是,隆冬时节,我开启了奔赴海上油田的采访。

去往“埕海一号”的路途有些漫长,从天津市区驱车一个半小时到大港油田总部,再行车1小时到海边登船,船行3小时才能到达“埕海一号”。而这数小时的路程,油田人走了十几年。

渤海湾盆地是我国油气总产量最高的盆地,2009年已探明此处有油,可滩浅海采油技术在国际上尚无先例。大港油田人都知道一句话——“好比把一个盘子摔在地上,再踢上一脚,碎成一片一片的”,以此来形容这里油藏之复杂,而他们就是要在这泥滩里找石油,把每一点油藏当成宝贝精心开采,舍不得浪费一滴资源。一代又一代接续攻关,不断突破技术瓶颈,终于让“埕海一号”如同钢钉般深深插入渤海湾。

我采访过很多石油工人,每次采访都是一场精神洗礼。虽然有些采访对象的面孔已经模糊,但那红色工装和一身油味儿,是石油人永不褪色的印记。一代又一代石油人延续、传承苦干实干的石油精神,以“我为祖国献石油”为初心和使命,勇毅前行。

登上“埕海一号”后,我才意识到这是真正的现代化数智平台。我曾去过时代楷模王继才用一生守护的开山岛,知道海上日晒风吹会给人留下一身病痛。而在“埕海一号”这个海上钢铁城堡里,即使甲板上只有零下20摄氏度,舱内依旧保持着24摄氏度左右的恒温。

时代在发展,技术在进步。“埕海一号”实现了全流程管控和数据的自动感知,“智慧的大脑”不仅可以预警、诊断,还能主动优化和辅助决策等。24岁的技术员聂虓宇挑起守护“智慧大脑”运行的重任。他是“油三代”,祖辈、父辈都是当时大港油田的开拓先锋。如今,接力棒传到他手中,他视为一种使命。与父辈相比,聂虓宇有着更多选择,而他似乎没有考虑过这些,这就是石油人身上挥不去的情愫。

这个春节,聂虓宇一家三口不曾相聚,他在“埕海一号”,母亲在人工岛,聚少离多对他们家而言习以为常,“工作是天大的事”。即使在休息时间,聂虓宇也尽可能多地跟更有经验的工程师多学点儿,整个团队人员的工作状态都如此。聂虓宇对我说,“这是一种传承,我们年轻人肩上的担子并不轻。”

在“埕海一号”,我看着他们在零下20摄氏度的海上一刻不停地忙碌,谈起这个不足周岁的新平台,每个人都充满自豪。平台负责人于腾蛟参与了整个平台的建设,今年40岁的他,把人生最美好的岁月献给采油事业,他感受到一种幸福。

是啊,中国这艘飞速向前行驶的巨轮,有一代代年轻石油人的青春和热血。石油人永远年轻!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春艳 来源:中国青年报

开大秦重载列车的司机:一头连着家 一头连着国

春节,是中国人心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千家万户阖家团圆的日子,但这个概念对于大秦线上的重载列车司机来说,别有一番滋味。

这个春节前夕,我跟着司机王楠的车,一路穿越风雪,从煤都大同到渤海之滨,真切体会到一名重载列车司机所承担的责任和压力。登车、关门、手机停用……车厢内外彻底隔绝成了两个世界,车内的人只有一个念头,“开好车”。

大秦铁路,是中国首条双线电气化重载运煤专线,24小时不间断运营,平均每12分钟就开出一列满载煤炭的万吨重载列车,如同一条流淌的“煤河”,日夜不息。

这些煤炭将为全国6大电网、5大发电集团、10大钢铁公司、380多家主要电厂和6000多家工矿企业供应生产用煤,还为20多个省份送去光明和温暖,是中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重要能源通道。

当人们惊叹于重载列车的雄伟外观、恢弘气势时,时刻坚守在大秦线上的这群人更值得关注。对王楠而言,千里行车,须严格执行300多项标准化操作流程。每一段钢轨、每一项数据、每一个手势、每一个信号都必须烂熟于心、绝对精确。

多年来,每当冰雪灾害、迎峰度夏、煤炭供应紧张、电煤告急之时,王楠和同事们始终冲在保运输、保供应的最前线,守护着万家灯火,让百姓家中更有“烟火气”。

每逢关键时期,王楠总是睡不安稳,“一门心思只想着开好车、多开几趟,做梦都想”。

从学员、副司机、司机,再到两万吨列车主控司机,一路走来,37岁的他已驾驭着这条钢铁“巨龙”穿山越岭13年,安全行驶60万公里。实际上,像王楠一样,具有驾驶这种重载列车资格的司机全国仅有600多名。

相对于精准的操作,重载列车司机的睡眠尤显“宝贵”,他们要在不分白天黑夜的情况下,依照运输任务排班,调整好工作和休息时间,非常辛苦。

正是他们,让大秦重载列车在653公里重载铁轨上,不舍昼夜安全奔跑了30多年,跑出了“大秦人”不畏辛劳、不惧挑战、不负重托的精气神。正如王楠的师傅所说:“开重载列车不敢有半点马虎,因为一头连着家,一头连着国。”

值得欣慰的是,经过多年“奔跑”,大秦线传承、历练出一批活跃在一线的后备优秀青年火车司机队伍,他们汇入国家能源供给的“大河”,为中国经济“输能”源源不断地贡献青春力量。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志中 来源:中国青年报

千年沙漠焕新生

走进总面积约1.86万平方公里的库布其沙漠,你会瞬间明白治沙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在沙漠里,连最基本的行走都十分费力。不小心掉入沙漠的东西,几分钟就不见了踪影。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1990年出生的李挺一呆就是10年。作为亿利库布其沙漠事业集团工程技术部技术经理,李挺和同事实施过100多万亩沙地的测绘工作。我见到李挺时,个子不高的他裹着一件长款棉服,脸颊被晒得黝黑。汽车爆胎、从沙丘滚落、在沙漠中迷路,李挺讲述着真实发生的一次次历险。

李挺带我走入正在建设的10万亩光伏治沙基地,我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目光所及皆是一片片高支架和光伏板。我不禁感叹,光是铺设上百万根的支架就要花费多少人力物力。李挺说,即使再难、投入再大,治理沙漠的脚步也不能停歇。

2021年7月,我曾去七星湖景区采访,看到一株株沙棘、一排排油松、一片片湖泊,与沙漠和谐共生,本以为是沙漠,却更像湿地。经过30多年的艰苦治沙,库布其沙漠创造了大漠变绿洲的奇迹,生物多样性得到明显恢复,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千年沙漠焕发了新生。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石佳 来源:中国青年报

爱岗敬业 让平凡成就不凡

在今年的“新春走基层”活动中,我走近了两个特殊群体:守护祁连山生态的森林消防指战员、传承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陇剧的戏曲演员。

看似没有关联的两个人群,我却从他们身上读到同一个“关键词”——爱岗敬业。

春节,是林区防火工作的关键时期。甘肃森林消防总队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大队在驻地开展防火巡护勤务,进入群众家中进行防火宣传。巡护期间,他们发现路面严重结冰,迅速对结冰路面进行清理。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大家的脸都冻得通红,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在他们看来,认真完成每一次任务,才能立“标杆”、淬“忠诚”。

一段时间来,甘肃省陇剧院的演员们格外忙碌,奔赴各地进行文化惠民演出。他们身着单薄演出服站在瑟瑟寒风中,冷得打哆嗦,但一上台,个个都热情似火,一招一式,不打半点折扣。大伙儿都想用一个个“精彩亮相”,给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奔忙了一年的乡亲们加油鼓劲。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采访中,有不少细节,让我心生敬佩。6年中,森林消防指战员王忠元先后考取了地震救援、水域救援、绳索、特种车辆驾驶、急救等多个证书,并主动培训其他队员;为了表演好戏曲里的手帕技巧,花旦麻娜花两年时间练习;中国戏曲表演艺术最高奖“梅花奖”获得者窦凤霞也日复一日地参与排练。

他们出现在稿件里虽然只有寥寥几笔,但蕴含其中的汗水、泪水,都让我更加理解“平凡”与“不凡”的真谛。

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如今,甘肃省陇剧院每年会组织线上线下表演近百场,足迹遍布甘肃14个市州。受众广了,陇剧赖以生存的本土剧本、本土作家、本土题材、本土演员也越来越多。

肃南森林消防大队自2009年成立以来,与祁连山结下深厚感情,号召更多群众成为生态保护的行动者、绿色生活方式的践行者,并先后完成甘肃舟曲“8·8”山洪泥石流抢险救灾、肃南“7·4”山洪泥石流抢险救灾、甘南迭部达拉“3·04”特大森林火灾扑救、首届丝绸之路(敦煌)文化博览会安保执勤、“3·20”山西榆社森林火灾扑救、甘肃陇南“8·17”暴洪泥石流抗洪救灾、“应急使命·2022”地震演习和陕西黄陵、兰州连城靠前驻防等急难险重任务急难险重任务。

平凡,终究成就不凡。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豪 来源:中国青年报

在脑卒中急救中心感受与时间赛跑

春节前,我有机会接触到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脑卒中急救中心,这也是我第一次了解到卒中的意思。脑卒中,就是人们常说的脑血管疾病发病。是我国居民致死、致残首位病因。听闻脑卒中急救中心医护人员每天与时间赛跑,我带着好奇走近他们。

这个急救中心与医院急诊不同的是,医护人员不仅要挽回患者的生命,更要争分夺秒地利用救治“天窗”,降低患者的病残率。

在医院现场采访中,我结识了多位脑卒中急救中心的医护人员。让我感慨的是,他们之所以选择从事脑血管疾病救治和护理,大多是由于他们的父母或亲人因脑血管疾病致残或离世。这样的经历,让他们在救治中能更好地与病患换位思考,也更耐心、详细地为患者分析病情。

据了解,吉林省是国内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地区。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脑卒中急救中心的医护人员们用医术和医德,帮助脑卒中患者降低病残率,尽快回归正常生活。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培莲 来源:中国青年报

疫情高峰时,上海社区医院如磐石般顶住了

今年1月初,上海新冠病毒感染达到峰值状态,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工作重心逐渐转移到重症救治上。而在基层,市民的就医、用药需求仍然很大。此时,社区医院“扩容”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进一步突显。我们于1月4日探访的徐汇区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是如磐石般顶住压力的200多家社区医院之一。

1月2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上海市闵行区作新冠病毒感染基层救治专题培训时说,要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级诊疗前沿阵地的优势,社区家庭医生要抓住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黄金72小时”。

2022年12月30日,上海市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始配备Paxlovid(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片),供辖区内有转重症风险因素的新冠患者使用。2023年1月3日,上海开始在115家二级、三级医院和1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院)投入使用阿兹夫定片。

采访当天,我们在徐汇区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到,来就诊的患者绝大多数是老年人,他们主要来开药、拍片、吸氧、输液等。诊室内的医生不停地敲击着键盘,为陆续进入的患者问诊。

该院医务科科长毛逸艳说,本轮疫情中,社区医院接受了市卫健委的多次培训,院内吸氧、输液等硬件设备不断扩容,开诊时间延长。而院内备有的100盒Paxlovid,将对防重症、降低死亡率起到重要作用。

医护人员在防治最前线,为患者的健康和生命拼尽全力的精神可敬可爱。毛逸艳说,包括她本人在内,院内超八成医护人员都“阳过”了,大家都只休息两三天、退了烧就来上班。

该服务中心家庭医生余铭刚的工作覆盖两个社区的近6000个居民,除了固定的门诊时间,他的工作“基本都花在看不见的时间里”:每天早上起床就开始回复辖区内居民的各种医疗问题,睡前还在微信上接受好友申请。为居民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余铭刚的工作成为基层一线医务工作者的日常缩影。

令人欣慰的是,上海用实在的绩效激励医护人员:在2022年的最后一天,毛逸艳和同事都收到了市里统一发放的6000元一次性津贴,“阳过”的人员还有额外1400元补助。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魏其濛 王一迪 来源:中国青年报

捕捉那动人的一缕阳光

蜀地阳光少,因此有“蜀犬吠日”之说。生活在四川盆地的人们对阳光的向往程度,不亚于久旱季节对甘霖的渴望。特别是秋冬时节,但凡出太阳的日子,人们几乎倾城出动,沐浴在难得的阳光之下。

四川也有阳光城,攀枝花、西昌等地是中国光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那里的枇杷,在元旦、春节就上市了,常见于热带的芒果也在攀西地区扎下了根,成为远近闻名的农特产品。因此,冬天去攀枝花、西昌租一套房子住上几个月,是很多老人的生活方式。毕竟,这是最近的“阳光城”了。

近是近,但路途并不轻松。尽管通了高速公路,但成都到西昌需要五六个小时车程,到攀枝花则要接近10个小时。沿成昆铁路,成都到西昌要10个小时,到攀枝花要13个小时。最快的是飞机,两地都建了机场,但毕竟成本高昂,普通老百姓不一定会选择。

2022年12月26日新成昆铁路通车,一下子拉近了包括攀枝花、西昌在内的成昆沿线地区的时空距离。成都到西昌只要3个小时,到攀枝花要5个小时。这条新闻关注度很高,在我的朋友圈里几乎刷屏。

去攀枝花、西昌,上述三种交通工具我都乘坐过,个中滋味都有体验。作为长期在四川工作的记者,我能理解新成昆铁路为什么如此火爆,那就是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新春走基层”启动时,我脑海里闪现的第一个选题就是去新成昆铁路走一遭。

我乘坐新成昆铁路的新款动车组,换了一种乘坐体验,也换了一个观察视角。一路上,和铁路工作人员聊他们的驾乘体验,我能感受到铁路升级换代给他们带来的欣喜。

在攀枝花和西昌,我和当地的创业者交流,他们当中有文旅行业从业者,有农业领域创业者,这些靠“阳光”吃饭的年轻创业者,更充满了对新成昆铁路的强烈期待:不仅提速旅程,更要提速发展。

6年前的“新春走基层”,我写过一篇《穿越大凉山的“和谐号”》,讲的是老成昆铁路上的“慢火车”。绿皮火车慢悠悠地穿越大凉山,满足了老百姓的“慢行”需求。

2022年1月,西昌有了通往昆明方向的动车,标志着大凉山进入动车时代,我写了报道《“复兴号”开进大凉山》,记录了大凉山从“慢火车”到“复兴号”的跨越。

2023年,新成昆铁路全线通车,又是一个跨时代的节点,我完成了一篇新的“新春走基层”报道《攀枝花的阳光离成都“近”了》。乘客王女士有3年没有回娘家了,新成昆铁路的开通让她离家近了,她可以便捷地回娘家,一对双胞胎女儿将第一次见到她们的外婆,我把她们的故事写进了报道。

因为新成昆铁路的通车,我原本想在2023年元旦带家人去攀枝花“晒太阳”,提前3天在12306客户端购票,结果票售罄。好不容易等到了去程的票,返程票还是买不到,只好作罢。攀枝花的朋友开玩笑说,你就错峰出行吧,反正新成昆铁路一直在。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鑫昕 来源:中国青年报

标签: 卡通动漫人物 镂空剪纸

推荐阅读

脚踩泥土 书写闪亮青春

石油人永远年轻编者按“新春走基层”期间,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践行“四力”,奔赴渤海湾,登上海上采油...

法国将再向乌克兰提供12门“凯撒”大炮

根据当地媒体1月31日下午的报道,法国国防部长塞巴斯蒂安·勒科尔尼表示,法国将再向乌克兰提供12门“凯...

每日聚焦:【冰点】故乡还记得我是谁吗

故乡的冬天,照旧是枯萎的草木色,雪一直没下,天气却很寒冷,从有暖气的地方归来,多少有些不适应。老...

世界热门:全国人口负增长形势下,已有5个省份宣布实现正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消息,2022年末我国人口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地方层面,各省份人口变动情况不一,其中已...

当前热门:春耕备耕忙

1月31日,村民在浙江省诸暨市同山镇绿剑村的田间护理小麦(无人机照片)。立春将至,各地纷纷开展春耕备...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经营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