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 正文

世界速讯:蒲剧90后突围求生

  • 2022-07-26 17:49:22 来源:中国青年报

7月24日,山西运城临猗县西寺后村的夏夜,一改往日寂静,乡村戏台灯火通明。来自十里八乡的乡亲把戏台围得水泄不通,摇着蒲扇,津津有味地看戏。台上,一众蒲剧青年演员,一招一式一板一眼,高亢激越、朴实奔放的唱腔引得台下老少观众阵阵叫好,好不热闹,至夜深方散。

这一晚,是90后蒲剧演员杜丽娜,跟着剧团送文化下乡的第10个夜晚。作为山西省蒲剧艺术院的青年演员,她和同事在过去10天辗转10多个晋南乡村,一天两场戏,一次演出近3个小时。频繁的奔波令她有些疲惫,但依然难掩激动,“至少还有这么多人爱蒲剧,我觉得是蒲剧的力量让我们聚在一起,尤其是年轻人”。

杜丽娜12岁开始学戏,在过去近20年的时光里,她几乎跑遍了运城的每一个村庄。值得关注的是,这个看起来纤瘦弱小的姑娘,不仅是乡村戏台的常客,还是中国戏剧文化奖、山西红梅奖、杏花剧目奖的获得者,先后4次在央视戏曲春晚、新年晚会等登台亮相。


(相关资料图)

在山西运城,有一批像杜丽娜一样的青年蒲剧演员,他们在专业领域成绩斐然,将“舞台”搭在了当地的每个乡村,还延伸到相邻的陕西、甘肃等地,脚步踏遍了每一个喜欢蒲剧的地方。作为中国梆子声腔中古老的剧种之一,蒲剧在这里仍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青年演员撑起蒲剧戏台

单腿跳椅,交叉跳椅,旋椅……日前山西运城举办首届蒲剧文化周,作为蒲剧《挂画》踩跷唯一的传承人,杜丽娜凭着扎实的身手动作和圈椅技法,在太师椅上腾挪跳跃灵活自如、行云流水,令现场观众喝彩阵阵、掌声连连。

演出当日,来自运城、临汾两地的南征、褚晓丹、任超群、杜丽娜等10名蒲剧青年演员以蒲剧青年新秀的身份登台亮相,绝技频出,演绎百态人生。

与之形成呼应的是,台下也多了很多青年观众的身影,现场座无虚席,精彩的演出还采用了线上直播的方式,让人大饱眼福,观看人数累计22.4万人次。

中国戏剧文学会副会长、山西文化促进会会长王笑林感叹:“当年的‘小梅花’成长起来了,蒲剧的传承后继有人。”

蒲剧又名“蒲州梆子”,因兴起于山西南部的蒲州(今永济一带)而得名,是山西四大梆子中最古老的剧种,腔高板急、热耳酸心,自诞生之日起就名角辈出,在每一个时代发展阶段,都能唱出自己的如歌行板。

山西省蒲剧艺术院党委书记王志凯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前些年蒲剧团面临着经费拮据、演员青黄不接等种种困难。为振兴这一优秀剧种,近年来,当地政府不断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从多方面提高了剧团实力。

“重要的是让青年尽快走上蒲剧舞台的中心,这是戏曲人的责任。”在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景雪变看来,戏剧的繁荣要有成批的戏剧新人源源不断地涌现,才能为一个剧团、一个地方、一个剧种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资源。

在此次蒲剧艺术周上,两代戏迷看两代演员同台演出,别有一番意味。

责任在于传承

台下,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分别采访了南征、褚晓丹、杜丽娜3名蒲剧青年演员,他们中杜丽娜年龄最小,学戏已有19年,其余两位也不过30岁出头,但学戏均已超过20年。

“好戏都是磨出来的。别看在舞台上‘出将入相’很风光,可日日练功、压腿十分辛苦,而且收入也有限。”景雪变表示,蒲剧人才曾面临严重断代危机,后来创办了“小梅花定向班”,以解决演员青黄不接问题,“戏剧教学有其非常明显的特殊规律,练好‘童子功’,决定着演员一生的艺术前途。”

在这个话题上,杜丽娜、褚晓丹等人都有讲不完的故事。

杜丽娜所演蒲剧《挂画》中,有近两分钟在椅圈把手及椅背上的表演,鼓板一响,需要她一跃跳上圈椅,在椅子把手间轻盈跳跃,这便是经典绝技“椅子功”和“跷功”。重点是需要形神兼备,以体现角色情绪、心情的微妙变化。

过去条件有限,为了这一串行云流水的腰腿功夫,杜丽娜不知多少次从摞起的红砖上摔下来受伤。后来脚下功夫渐稳,她又把砌墙的红砖单块侧立在四方桌子上,人需要克服内心恐惧,从地面跳起,以脚尖落于红砖侧沿。“练好了这个,在椅背上就简单多了。”杜丽娜说。

在她参加2022年央视新年戏曲晚会之前,恩师吉有芳郑重地将自己珍藏20多年的头花交予她。

“挑一个像样的,自己喜欢的,上台戴着好看!”杜丽娜说这是师父将一份传承交到了自己手中。

青年演员褚晓丹认为学无止境,恩师王艺华是他心中难以逾越的高峰,“蒲剧是口传心授的艺术,师父演过的戏,多数人不想再触及,因为很难再达到那样的水准”。

过去几年,褚晓丹多次参加有关部门举办的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年轻戏迷也需要培养,我的责任在于传承,尽可能把好的表演展现出来,让更多人了解蒲剧,之后再谈突破自己”。

不久前,山西省蒲剧艺术院针对青少年和广大戏迷推出了暑期蒲剧培训班。出乎王志凯意料的是,还没开始推广,已有不少人来报名,“几个班都超员了,其中少儿兴趣班原计划招16人,现在已经有36人报名,很多小粉丝受长辈影响也开始迷上蒲剧”。

蒲剧青年正赢得更多年轻戏迷

尽管近年来,蒲剧的发展传承在晋南民间开始焕发出生机,但是困局依旧存在。

“收入不高,招不来人、留不住人。”王志凯表示,演员、编创、音乐等戏剧人才青黄不接的现象,是大多数地方剧团面临的共性问题。

可喜之处在于,随着蒲剧新生代演员、编剧的出现,他们对于当代戏剧创作的纯粹、思想表达的鲜明令人耳目一新。相比一些地方剧团所存在的局限,青年演员对于自身的业务创作以及文化传播有着更新的认识。

在由蒲剧艺术院青年运营的视频号上,粉丝们热情留言:“女神姐姐样样精通”“小时候经常跟家人听戏,不喜欢,现在听到蒲剧声,倍感亲切”“这是来自家乡的声音”“抖音里看蒲剧,我竟然还看完了”……

针对蒲剧的发展、经营现况,王志凯说,蒲剧不同于别的艺术表演,一部好的蒲剧从创作到排练成熟,成本很高,尤其新戏费尽心思创作出来,还需要经过戏迷的认可。只有很少的蒲剧作品能靠票房收入就获得盈利。尤其是本土戏剧,补贴票款是很常见的一种方式,比如送文化下乡活动,大部分由财政来补贴票款,离不开政府的扶持。

但是令人欣慰的是,随着蒲剧青年的接续传承,越来越多的青年观众正在加入戏迷队伍,“其实很多戏迷求票心切,艺术周期间,除保留工作票和专家票外,演出票全部售卖,还是满足不了需求。”王志凯说,“一名在广西上学的大学生,回运城第一件事就是抢购演出票看戏。”

线下一票难求,线上观看更是火爆。不少域外戏迷表示,这样优秀作品井喷的展演活动,的确十分解渴。

“不过随着蒲剧在民间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也有民间资本关注到蒲剧带来的话题性与文化价值,包括我们的蒲剧艺术周,也许不能很快扩大蒲剧的文化影响力,但对蒲剧的推广成效明显。”王志凯说。

标签:

推荐阅读

世界速讯:蒲剧90后突围求生

7月24日,山西运城临猗县西寺后村的夏夜,一改往日寂静,乡村戏台灯火通明。来自十里八乡的乡亲把戏台围...

全球新资讯:国防部回应佩洛西计划访台:如果美方一意孤行 中国军队绝不会坐视不管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谭克非就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计划访问台湾答记者问。问:针对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计...

焦点关注:体制内招聘优先录用购房毕业生?广西玉林一部门出奇招

近日网络上有消息称,曾发动公务员进村宣传卖房的广西玉林市,在公务员聘用中优先录取在玉林购房的应届...

资讯推荐:赢球即夺冠,“拼”字是关键 东亚杯女足收官战,中国队将战日本

记者季禹北京时间7月26日晚18:20,中国女足将迎来东亚杯最后一轮比赛,对手是日本女足。本场比赛的胜负...

世界新消息丨“二舅”刷屏,但不直播

近日,一段名为《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的视频在网络走红话题还冲上热搜榜博主“衣戈猜想...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经营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