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 正文

上海浦西封控“更笃定”:吴淞码头不停摆,社区试点“采样车”

  • 2022-04-02 16:34:49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资深记者 张慧 首席记者 陈斯斯 高级记者 李佳蔚 资深记者 陈逸欣 记者 俞凯 邓玲玮

4月1日,上海浦西地区进入封控模式,涉及1600万人、12个区的核酸筛查全面展开。

接棒浦东、浦南等第一批地区的筛查,这一批涉及人数更多、管控范围更大、各类情况更复杂。对此,上海发声:针对薄弱环节努力改进,不断完善防控措施,共同守护好我们的家园。

浦西核酸筛查首日,核酸检测现场,流程在改进,耗时在缩短;对接医疗需求,畅通急救通道,救治不耽误;对内生活服务保障,对外贸易吞吐,多面的上海尽力扮好每个角色。

聚焦封控区就医、老人儿童临时监护等问题,2日举行的上海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各区建立社区与医疗机构的对接机制,设立专人专班,畅通就医渠道;帮助老年人开展核酸检测登记,协助送餐和配送生活物资等;家里大人感染被转运治疗,提供“兜底”服务,保障孩子有人关心、有人照顾。

定格每一帧画面,我们看见一个更加笃定、从容的上海。春风有信,花开有期,上海盼望的日子也会如期而至。

社区核检改进了:移动采样车上岗,排队区贴上2米纸条

浦西地区新一轮核酸检测,流程在一轮轮改进优化。4月1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现场体验及采访发现,志愿者多了,组织核酸筛查更有序了,居民越来越配合了;2米线黄色贴条、移动采样车的加入,也提升着检测的“体验度”。

在闵行区颛桥镇,志愿者驾驶着一辆组合而成的“移动采样车”开到了居民楼下。受访者 供图

在闵行区颛桥镇某小区,志愿者驾驶着一辆“电动三轮+小桌+大白”组合而成的“移动采样车”,开到了居民楼下,被叫到门洞号的居民依次排队进行采样。这种“大白动、居民不动”的方式,减少了人员扎堆,也减少排队等待时间。

住在该小区的话剧演员吕凉表示,这是他疫情以来接受的第8次核酸检测,“这次升级了,是‘机械化’操作,检测人员坐在车上,我们基本上做到了在家门口就把核酸做完了,真的好!”

除了“移动采样车”,更多细节的优化,让核酸检测队伍流转流畅有序。

地面黄线上“守好2米线,守好健康线”的醒目标语。

在黄浦区一核酸检测处,工作人员改造纸箱以“提亮”二维码。居民将手机探入纸箱,更加方便扫码登记。

工作人员自制纸箱,“提亮”登记二维码。视频截图

在众多小区,核酸检测的“一米线”改为间隔2米,志愿者“大白”们以楼栋为单位引导居民,分时分批检测,避免人员聚集和交叉。

疫情防控不留死角,在新一轮核酸筛查工作中,上海市公安局根据市防控办部署,发挥“科技+人力”优势,助力核酸筛查“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不断优化完善的防控措施,让更加有序、高效的社区变得可见。

在4月1日举行的上海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民政局副局长曾群介绍,上海广泛搜集了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及时总结社区好的经验做法,针对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了社区疫情防控管理的工作指引,努力改进。

一名工作人员前来为居民配退烧药。

药店员工24小时值守,医院急诊救治一刻不耽误

做好医疗需求对接,医务人员同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公安民警等共同保障绿色通道的畅通。

市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吴乾渝在4月2日的发布会上介绍,全市各级医疗机构急诊在规范防疫的前提下已全部开放;各区普遍建立了社区与医疗机构的对接机制,设立专人专班,畅通就医渠道;各村居委会对放化疗、血透、孕产妇等重点人群需求进行收集,协同各区卫健委确定的医院做好封控区医疗保障工作。

在老百姓大药房江安路店,药师张燕驻店快10天了。疫情期间,这家药店坚持24小时服务。

老百姓大药房江安路店药师张燕。澎湃新闻记者 李佳蔚 图

3月31日夜里12点,店里刚来了一批货,包括连花清瘟、板蓝根、消毒用品,以及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慢病常用药,还有不少维生素类产品,“都是近期居民购买最多的药品”。

封控期间,居民“足不出户”,不时有志愿者、民警、社区工作者等人员前来为居民代买药品。张燕和同事也办理了通行证,了解到周边居民的需求后,会尽快送药到小区。

“他们说明自己要什么药,留下地址,我们送药到小区门口,交给小区内的志愿者,他们为居民把药送上门。”张燕说,4月1日早上6点多开始送药到16时,她和同事一共送了三四十单,“很多心脏病药,要得很着急,我们也送得很急迫。”

就在这天早上,张燕为一位90多岁的老人及时送去了速效救心丸。“今天接到电话,马上能听出老人家很着急,以为还有药,早上打开发现是一个空盒子。”张燕说,心脏病、高血压的药不能断,急需时一定要有。她赶紧把老人所需的速效救心丸送去,老人感动得流了泪。

尽管浦西封控,但对于危急重症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救治一刻不能耽误。

这一天,瑞金医院各个专科、抢救室和往常一样开启,急诊科主任毛恩强和同事也值守在一线。早上8点到下午5点,一共来了14辆救护车,这其中有心血管、消化道、呼吸系统等疾病患者。每一位来院的危急重症患者,在做好流调、测量体温的基础上,将第一时间开展治疗。

毛恩强和急诊同事们参与病例讨论。

有一名28岁的骨折患者,由于摔了一跤导致外伤,小腿骨折了。因为没有家属陪同,护士和工勤人员代他办理了手续。

复杂的疫情形势下,急诊一线的医护人员面临很大压力。毛恩强介绍,总共有30多名急救医生和50多名护士骨干主动请缨留院,大家吃、住、睡都在办公室、会议室等区域,确保了急诊救治力量。同时,他们成立了急救血液净化小组,只要急诊六大医疗区域内有紧急需要,即刻就派出医护人员进行治疗,这些都为急救绿色通道的畅通打下坚实的基础。

吴淞码头没有“停摆”,配送“小哥”送菜到户

生活着1600万人的浦西地区,是上海的重要部分;世界最大贸易口岸城市,则是上海立体身份的关键一重。对内对外,因为许多普通人在岗坚守,这座城市的巨轮仍在轨前进。

4月1日上午,吴淞海关完成了浦西封控后的首批出口查验作业。这批货物为江苏某企业采用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方式异地申报出口的合金钢锻材。

4月1日,吴淞海关在浦西封控首日上午完成一批出口钢材的查检。王卓飞 摄

吴淞码头是上海最重要的散杂货进出口口岸,因为提前组织了各业务条线人员“封闭”在岗,这里的进出口业务没有停摆。今年3月,吴淞海关已完成1.7万批进出口货物监管,累计监管散杂货达238.5万吨。

在普陀区环球港附近的道路上,叮咚买菜配送员陈建骑着助动车,奔波忙碌。

配送员陈建在送菜的路上。受访者供图

今天,他成了别人眼中“最自由的人,也是最难约的人”,凭借出入证,他可以进出自家小区。

陈建如今每天要送100多单,是以前的两倍。最重的一个蔬菜单有50多斤,加上饮用水,就更重了。

“其实用户吃不上菜,我们也着急,大家都在拼命干。”陈建这段时间每天连轴转,一天也没有休息。他看到,路上跑的人,也大都是同行。

陈建于3月25日从山西老家回到上海,那时,上海的疫情防控形势已经相当严峻。

3月初,他回老家看望家人。没过几天,听说上海有疫情,配送员紧缺,他就一直想要回来帮忙。为了确保回上海后不被隔离,他规划了一条途经地没有疫情的返沪路线。为此,他辗转了三趟火车,路上花了整整一天时间。回到上海已是晚上,为了第二天能上岗,他赶紧去做了核酸。

有人问陈建,也可以去别的城市打工,为什么要跑回来?他说:“我在上海待了很多年了,我喜欢上海,既然站点现在需要我,我就过来帮忙,我觉得苦也就苦这些天了,撑过这些天,我们一定能赢!”

标签: 社区工作者 核酸检测

推荐阅读

上海浦西封控“更笃定”:吴淞码头不停摆,社区试点“采样车”

澎湃新闻资深记者张慧首席记者陈斯斯高级记者李佳蔚资深记者陈逸欣记者俞凯邓玲玮4月1日,上海浦西地区...

国家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明期间网络祭扫规范管理工作

为倡导文明风尚,规范网络祭扫秩序,防范借网络祭扫传播封建迷信信息、随意“立碑”侵犯他人权益、恶意...

上海黄浦老西门社区卫生中心医务人员60例阳性?官方:实为8例

4月1日,有网民在朋友圈发帖,提到“又开会了,黄浦区老西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军覆没,医务工作者...

他的绶带上缀满校徽,墓碑前总是花海!

清明将近在天津憩园一座墓碑前堆放了满满当当的鲜花一位老人的铜像沐浴在春光下他叫白方礼靠着蹬三轮车...

金山婴幼儿隔离点怎么回事?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回应

近日,社交平台上热议一组照片,称上海金山区有一处“婴幼儿隔离点”。照片显示,多名婴幼儿拥挤在一个...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经营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