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2021年,我国圆满完成就业目标任务。今年,人社部将通过调整“降返补”政策组合拳、优化创业环境、精准帮扶重点群体等措施,确保就业大局稳定。同时,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已于1月启动实施,让困难地区的养老金发放更有保障。
如何看待今年就业形势?就业工作将如何开展?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进展如何?2月22日,人社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应社会关切。
去年就业目标任务圆满完成,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体稳定
新闻发布会上,人社部公布了2021年就业“成绩单”:
看主要指标,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超额完成1100万人的目标任务;全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比上年平均值下降0.5个百分点,就业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看重点群体,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体稳定,去年底就业去向落实率好于上年;农民工就业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外出务工规模持续增加,脱贫劳动力务工规模达到3145万人,就业稳中有进。
看市场供求,2021年100个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求人倍率保持在1.5以上,四季度是1.56,劳动力市场保持活跃态势。
“2021年我国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保持了就业局势的总体稳定,实现了‘十四五’就业工作的良好开局。”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说。
当然,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就业政策的持续加力。2021年,我国延续实施部分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全年阶段性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超过1500亿元,支出就业补助资金近1000亿元,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231亿元。
张莹表示,从今年走势看,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就业的基础仍然稳固,就业形势将继续保持总体稳定。
春节后,随着企业陆续复工复产,就业市场逐渐升温,招聘岗位持续释放,求职人才加速涌入,劳动力市场实现温暖开年。智联招聘发布的《2022年春招市场行情周报》显示,春节后第二周,随着各大行业企业逐步复工,带动采购、财务、人事等岗位需求上升。分行业看,装备制造业表现亮眼,进入招聘需求排行前十名。近年来,装备制造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人才供求两端火热,平均招聘薪酬为8948元/月,高于其他制造业。
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强化精准帮扶与技能培训
与此同时,张莹强调,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三重压力,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突出,完成全年就业目标任务还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这要求我们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以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为目标,以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为抓手,聚焦重点、精准施策,努力确保就业大局稳定。”张莹说。
——聚焦稳定市场主体,强化就业优先政策。
据介绍,人社部今年将调整优化“降返补”政策组合拳。“降”,即延续降低费率政策,将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再延续实施一年,执行到2023年的4月30日;“返”,即提高稳岗返还标准,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将不裁员少裁员的服务业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从现行的60%最高提至90%;“补”,即落实支持企业吸纳就业的补贴政策,通过税收优惠、担保贷款、就业补贴等政策,全力支持市场主体稳定和扩大岗位。
此外,人社部还允许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基金结余较多的省份,对服务业中的餐饮、零售、旅游企业,阶段性实施缓缴政策。符合条件的企业提出申请,经参保地人民政府批准可以缓缴,缓缴期限不超过一年,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
——聚焦拓展就业空间,强化创业带动就业。
张莹表示,2022年将持续优化创业环境,完善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启动创业型城市创建,办好“中国创翼”大赛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支持灵活就业健康发展,开展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推出一批规范化零工市场。
——聚焦稳定重点群体,强化精准就业帮扶。
针对高校毕业生,人社部将通过实施百万青年见习岗位募集计划,加大中小微企业吸纳毕业生的就业支持举措,简化优化毕业生的就业手续等方式,拓宽高校毕业生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针对农民工群体,将深入实施劳务品牌促就业行动,稳定农民工特别是脱贫人口的务工规模。
——聚焦促进供需匹配,强化培训服务质量。
2022年,人社部将继续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瞄准市场需求,提升培训效果。同时,推进就业服务质量提升工程,统筹开展好“10+N”就业服务专项活动,落实重点企业常态化用工服务,努力缓解招工难问题。
据悉,目前,有两项活动正在火热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自1月启动以来,全国各地方各部门已走访77万户困难家庭,帮助25万困难人员实现了就业。春风行动,截至正月十六,累计发放各类红包补贴超过5亿元,举办招聘活动1.5万余场,提供岗位信息近1000万个。
接下来,人社部还将开展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专场、民营企业招聘月、残疾人就业帮扶、百日千万网络招聘、金秋招聘月等专项活动。
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启动,中央财政补助力度不会减小
截至2021年底,全国基本养老参保人数达10.3亿人。发布会上,人社部正式宣布,1月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已启动实施。
人社部养老保险司副司长亓涛介绍,全国统筹制度实施后,将在全国范围内对地区间养老保险基金当期余缺进行调剂。“这在制度上解决了基金的结构性矛盾问题,困难地区的养老金发放更有保障。”亓涛说。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上世纪90年代建立以来,从县级统筹起步,逐步提高统筹层次。2020年底,各省份都实现了基金省级统收统支,解决了省内地区间基金负担不均衡的问题。
但是,由于我国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年龄结构等存在差异,各省之间养老保险基金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一些省份基金结余比较多,但是一些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省份,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压力比较大。
在此背景下,尽快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也就成为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建设重要环节。2018年7月,我国建立实施了基金中央调剂制度。2018至2021年,中央调剂制度实施4年间,共跨省调剂资金6000多亿元,其中2021年跨省调剂的规模达到2100多亿元,有力支持了困难省份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亓涛强调,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实施以后,将建立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出责任分担机制,中央财政对养老保险的补助力度不会减小,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在此基础上,地方政府的支出责任将更加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都将进一步压实。
同时,全国统筹以后,通过加强对养老保险政策、基金管理、经办服务、信息系统等方面的统一管理,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整体保障能力,增强制度的统一性和规范性,更好地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为参保企业和参保人员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
此外,为加强社保基金管理风险防控,近日,人社部出台了《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细化了违法情形、明确了法律责任。“我们既要防范打击社保服务机构、用人单位和个人的欺诈骗保行为,也要防范打击社保经办机构和行使审批认定职责部门实施的侵占危害基金的职务犯罪。”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局局长汤晓莉说。
制图:张丹峰
1万余名高技能人才取得职称(链接)
本报北京2月22日电 (记者赵兵)在人社部22日举行的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去年有1万余名高技能人才取得职称。
过去一年,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取得突破,全面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任务总体完成。人社部累计出台27个职称系列改革指导意见,印发9个综合性配套政策,上线运行全国职称评审信息查询平台;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进一步贯通,1万余名高技能人才取得职称;推动各类企业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遴选发布全国性社会培训评价组织,1.2万多家企业、3400多家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完成备案,全年620余万人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公布新版国家职业资格目录,颁布智能制造、互联网营销师等59个国家职业标准。
同时,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发言人介绍,人社部实施“技能中国行动”,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充分发挥企业培养主体作用;印发职业院校毕业生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有关问题的通知,推动职业院校、技工院校毕业生与普通高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发布第四批18个新职业信息,组织开展新职业培训和评价,推动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工作。
另外,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深入推进。人社部出台新一轮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施方案。深入实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和国际交流计划等项目,全年共招收近2.8万名博士后。
核心阅读2021年,我国圆满完成就业目标任务。今年,人社部将通过调整“降返补”政策组合拳、优化创业环...
当地时间21日,纽约市正式启动了一项专项行动,将居住在地铁里的大量无家可归者清理出地铁系统。然而,...
据报道,连日来,加拿大警方对占领渥太华市中心的“自由车队”示威者采取“清场”行动,使用胡椒喷雾、...
中国日报网2月22日电北京冬奥会已经闭幕,但冬季运动却开始受到世界各地的人们追捧。据BBC世界广播电台...
海外网2月22日电在冬奥会开幕式上成功“追星”谷爱凌的德国运动员莱昂·沃肯斯伯格(LeonVockensper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