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 正文

为了雪上的四分钟

  • 2022-02-19 06:15:09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3月14日,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医疗队在崇礼训练(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

在冬奥会的赛场上,还有一种“比赛”必须在4分钟内结束——一旦有人受伤,那是留给医生从雪道飞驰而下,救治伤员的时间。

这些医生来自骨科、神经外科、麻醉科、急救科、口腔科等不同医院的不同科室。脱下白大褂,换上冬奥会志愿者的滑雪服,背上救援背包,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高山滑雪医生。

就在2月10日中午,一名外籍运动员在高山滑雪男子全能速滑项目中受伤,滑雪医生与巡逻员、空中医疗队共同配合,首次启用直升机转运救治。检查发现,这名运动员7处骨折,“伤情是比较重的”,经过10余天治疗,已于2月15日顺利出院。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位于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山地陡峭、气候寒冷。尤其小海陀山山顶出发区,海拔2198米,冬季,山上体感温度可以低至-30℃。

高山滑雪中心有7条雪道,赛道全长9.2公里,最大垂直落差超过900米,被国际专家评定为世界前三的高难度赛道。这里的比赛惊险刺激,也格外精彩,是“冬奥会皇冠上的明珠”。在世界级比赛中,运动员们的滑行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150千米。但高山雪道上稍有偏差,运动员就有可能摔倒受伤。

有医生表示,在以往该赛事中,运动员发生损伤的概率为14%。赛时的小海陀山,30多名滑雪医生在雪上为生命保驾护航。

他们或许是医生中最会滑雪的,也是滑雪的人里医术最高超的。马俊是北京市昌平区医院骨一科副主任医师,已参加工作10多年,面对各种骨科问题,他都能从容应对,却对滑雪皱了眉头。他说,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赛道难度非常大,“普通滑雪爱好者都难以胜任,再加上赛道上的冰状雪,更硬、更滑,可能站都站不住。”

滑雪,成了医生们的最大难题。选拔滑雪医生时,身体素质、滑雪基础都是重点考虑的指标。从2018年起,昌平区医院的4名冬奥保障医生就开始了滑雪训练。每年冬天,他们都有近一个月的时间在崇礼万龙滑雪场度过。

2020年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昌平区医院骨二科副主任医师刘佳超第一次来到小海坨山。彼时的小海陀山还是超级大回转等项目的比赛场地。他记得,最难的赛道是一个中间低、两边高的碗状赛道,大家叫它“海坨碗”,赛道长而陡,“刚开始往下滑,确实害怕”。

训练一直持续到2021年年底,加上几次赛事保障的演练,如今,刘佳超已经拿到奥地利教练认证一级证书,正常滑雪时速可达七八十公里,足以应对雪上的基本状况。他享受雪上驰骋的快感,但始终保持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

2月13日,一场大雪降临北京,小海坨山上再覆了一层白雪,刘佳超在雪道上又摔了一跤。他的手腕、臀部都因滑雪训练受过伤。不过对于这群医生,韧带受损、骨折等大大小小的伤痛都已成了家常便饭。

他们是我国第一批滑雪医生。这一次,医生的工作从幕后推到台前。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将被摄影机记录下来,进入全世界的视野。他们代表着“中国医生”的形象,而这也意味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一旦发生有运动员受伤,巡逻员确认现场情况后,便会立即呼叫滑雪医生。每段赛道不远处,就有工作人员、保障人员守在岗位上。刘佳超说,正常情况下,视野好的时候,可以看到运动员是如何受伤的,就按照相应的处理机制及时准备好。

滑雪医生所背的救援包有15公斤重,里面装着氧气瓶、绷带、各类药物等。收到巡逻员的呼叫后,他们要在4分钟内赶到现场,15分钟内完成运动员伤情评估和处理,并进行转运。

常见的情况是,头部、颈部、四肢等出现较大损伤。“最重要最紧急的是抢救生命,同时,要保证赛事的正常运行。”刘佳超说。

如此紧急的时间内,团队合作尤为重要。可每个人都被头盔、雪镜、防护面具、N95口罩包裹得严实,沟通都变得费力。而且不同专业的医生,也无法在短时间里建立起默契。为此,医生们建立起了一套“先到主导”的救治模式。

“假如我先到达伤员身边,其他医生就要听我的安排,我要具备非常好的判断能力、救治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马俊说。

一次次的训练磨合后,如今,他们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能明白彼此的用意。

救援不是医生们的单兵作战。整个过程中,医生还要始终携带5G通讯设备,和巡逻队、场地医疗站工作人员、空中救援队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实时沟通情况,以选择最合适的救援方式,最大程度缩短时间,并实时记录下救援的情况。

除了运动员外,滑雪医生常常面对的伤者,还有赛事工作人员,比如,雪道推雪员、划线员等。前几天,一名NTO(国内技术官员)在雪上摔倒,伤及手腕,找到刘佳超包扎伤口。“他们长时间在雪上工作,却没有运动员那样高超的滑雪技能,实际受伤的可能性更大。”刘佳超说。

每天天还没亮,滑雪医生就要起床穿戴装备,乘坐闭环大巴前往高山滑雪中心,车程有1个小时。天蒙蒙亮的时候,抵达高山滑雪中心的医疗站,检查救援背包,确认物品是否齐全、通电设备的电量是否充足、氧气瓶的储存情况,以及通讯设备是否在正确的频道上等。之后穿戴层层装备,从头到脚武装起来。

扛上滑雪板上山,一天的工作开始了。在严寒的山上,他们一待就是一两个小时。电加热的袜子、手套、马甲,以及暖身贴是必需的保暖装备,但上身的舒适性却大打折扣。刘佳超介绍,医生们实在撑不住的时候,只能申请调班,否则在那样的环境中,人很容易失温。

在防疫要求下,日常的衣物外还要套上一层防护服。“但防护服的材质很滑,在雪地上进行救治时,胳膊肘拄在冰状雪上,防护服一接触到这个雪面,就可能让人往下滑。”刘佳超说。

晚上回到住所,刘佳超还要继续学习半小时的外语。他们的工作中,需要与大量外籍人员打交道,对专业医用外语水平要求很高。

“虽然冬奥会赛程即将结束,但我们仍然不能掉以轻心,得时刻准备好。”刘佳超说,接下来,还要总结这次冬奥会医疗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更加从容地应对冬残奥会的保障工作。

这是刘佳超第二次穿上奥运会志愿者的服装。14年前,北京夏季奥运会时,他是昌平区的城市志愿者,和一群大学生共同服务市民和游客。如今,他再次以志愿者的身份、同样饱满的热情,更加深入地投入“双奥之城”的体育盛会中。

标签: 户外运动 滑雪装备 极限运动

推荐阅读

为了雪上的四分钟

2021年3月14日,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医疗队在崇礼训练(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张晨霖 摄在冬奥会的赛场...

北京冬奥世界观丨“惊奇一刻”正在上演!是什么让世界拍案称绝?

最近,参加北京冬奥的各国运动员和外国媒体记者不停地透过社交媒体分享着他们在现场的新鲜见闻,真是五...

多国运动员点赞北京冬奥会 纷纷表示自己收获了美好回忆

央视网消息:北京冬奥会各个比赛项目目前都在有序进行。多国运动员纷纷表示,自己在北京冬奥会上收获了...

金牌都抱五块了,还分不清他们滑的啥?

请选择正确选项填入横线并简答四人定胜负的动作名称。1 2月14日徐梦桃圆梦的项目是____,2月15日苏翊鸣...

教学生谎报身份申请贷款,警惕“培训贷”陷阱!

学生因无收入来源无法贷款,培训机构工作人员帮忙“换个身份”通过审批。记者调查发现,三令五申遭禁止...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经营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