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孟静雅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连日来,在蚌埠火车站团委与团蚌埠市委共同组织的2022年春运志愿服务“暖冬行动”中,38名青年志愿者奋战在测温扫码、答疑解惑、行李搬运、问询引导、重点服务等岗位,他们见证了不同的旅客,也在志愿服务中收获成长。
18岁的余李琛是38人中年龄最小的。新年第一天,她的工作是与同伴们共同协助做好省外返蚌旅客的健康码、行程码“二码联查”和核酸检测引导。迎着列车进站铃声,余李琛迅速整理好被寒风吹翻了面的的铁路志愿者工作牌,前往分流通道。
挑着麻袋的务工人员,拉着行李箱的青年学生,家人搀扶下乐呵呵的老人……从上午9:00到傍晚17:00,8小时的志愿服务工作中,余李琛陆续收到许多点头致意,也看到过无数双渴望家的方向的眼睛。她所能做的,就是结合不同核验窗口的具体分工和实时客流,把旅客组织好,尽量避免大家多次排队。
不间断的解释说明让她的口罩里积了厚厚潮气,冷冷地“糊”在脸上、简直张不开嘴。匆匆去志愿者服务点换上新口罩,余李琛又匆匆折回了岗位。
正月初六,志愿者黄申卓凡被安排在安检区,协助做好客流集中进站时段的秩序维护。这个岗位以安检口为圆心,以安检机传送带到疑似物品处置台的距离为半径,然而工作中的黄申卓凡“画”出的并不总是规整圆形——遇见行李物品较多或行动不便的重点旅客,他总是从安检机传送带的另一端主动拎起包裹,上扶梯穿过候车室,直至把旅客送到站台。
黄申卓凡已记不清一天内要在安检区与候车室间往返过多少次,尽管有扶梯,这个20岁的年轻人还是喜欢走楼梯回岗位,“三两步就到安检口了,更快”。
细细捆扎的小磨香油、家人熬煮的驱寒药茶、保温桶里的野生鱼汤……春节假期的尾巴上,黄申卓凡拎扛过不少形态各异的大小行李,也听到旅客许多幸福的“埋怨”。
很快,大二的他就要返校了。志愿服务不仅让黄申卓凡对《铁路旅客乘车须知》等知识有了进一步理解,也让他对本校医学院老师曾多次提及的“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志愿者首先是奉献者,每件小事都是最大的小事。
一天,志愿者唐勐了解发现,眼前有两名从北京返回的旅客是语言、听力障碍患者。他犯了难,因为按照防疫规定,他们需提供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抵蚌埠后第1、3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健康监测14天。
该怎么“说”呢?看到前方又有一波下车旅客走来,一时情急,唐勐只能张开双臂大声说:“您们请稍等”。这时,对方递过手机的手写输入界面。
这是一次特殊却毫无障碍的“笔谈”。提醒配合“二码联查”、如何排队核酸检测、128路公交车部分站点返程不停靠等提醒,唐勐在对方手机手写完成。那天回去以后,他专门学习了“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您”和“谢谢”两句手语。
志愿者孙甜甜至今难忘那对乘坐T112次列车去开封的老夫妇。票是老人儿子从网上订的,老两口只记得发车时间是“下午五点多”,以及儿子说的“现在坐车不用取票”。当天,在诺大的车站,老两口慌了神,赶忙攥着身份证来到服务台。查询信息后,孙甜甜递上字条,又发现老两口并不识字。
不想给孙甜甜“添麻烦”,又怕把这趟车广播到站信息“听丢了”,老两口干脆坐到了检票闸机旁,孙甜甜见状鼻头一酸,赶过去说:“地上凉,咱去座位上等吧,我马上带你们刷证检票。”
翻开孙甜甜的工作日志,这位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准毕业生还记下了“河南洪灾应急救援”“关爱失独家庭志愿服务”“爱心伴成长‘小候鸟’守护项目”等志愿项目服务心得。
半是兴奋,半是忐忑,春运期间,19岁的马稚钦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志愿服务。尽管在脑海中把岗前培训时记下的工作要点“捋了又捋”,穿上“小甜橙”志愿者马甲的那一刻,他还是体会到了责任的重量。
有多重呢?马稚钦举例,就像在电梯口迎面遇上的那些大件行李,必须上前搭把手,以及21寸显像管电视机、断了只肩带的编织袋、几床勒成“豆腐块”的厚冬被……他还曾从服务台借来宽胶带,重新加固好两只装满鸡蛋的桶。他常感慨:“这就是春节回家的味道。”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孟静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海涵)连日来,在蚌埠火车站团委与团蚌埠市委共同组织...
海外网2月15日电北京冬奥会开幕以来,吉祥物冰墩墩颇受各国运动员喜爱。大家纷纷晒出与冰墩墩合影,表白...
社交媒体截图海外网2月15日电日本冰壶运动员吉田知那美13日在社交平台“照片墙”发布了一张自拍照,感慨...
中国日报网2月15日电卢旺达非洲中国评论网(Africa-ChinaReview)15日刊文称,作为举办大型活动时的一项...
“一大早的给我感动哭了”。就在北京时间2月14日下午8时许,中国运动员徐梦桃顶住压力,以一个近乎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