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5月26日,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西北民族大学推出的“甘肃考古暨中华文明探源”系列学术讲座在西北民族大学开讲,西北民大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文物保护技术等专业的200余名学生现场聆听了讲座。此外,还有来自清华、北大等高校的学生通过线上腾讯会议参与。
在“润物细无声”中增强文化自信,推动考古成果全民共享,考古既是学术探讨,更要反哺回馈社会。“甘肃考古在旧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周秦戎文化考古、佛教考古、地方少数民族考古、玉石冶金手工业考古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公众对这些成果了解得不多,对甘肃在中华文明形成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旨在通过公众考古活动,让大家近距离接触考古,切实感受以考古实物来还原古代社会的魅力手法。”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董保家向奔流新闻记者谈到开办此次讲座的初衷时如此表示。
“墓葬出土随葬品种类丰富,包括金、铜、铁、陶、石、骨角、贝蚌等各类文物近万件……”当天下午,在两个多小时的互动讲座中,甘肃省考古研究所考古研究一部主任周静以《磨沟墓地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为题,从磨沟遗址概况、田野发掘收获、阶段研究进展、主要价值意义四个方面和在场师生一起破解千座墓群知识点。讲座现场座无虚席,109页信息量十足的PPT,一堂干货满满的考古公开课,为西北民大师生进一步认识“扎根田野,实地考古”打开了一扇窗。
“春秋以前古人‘不树不封’,但在此遗迹中,却出现了封土的现象,那在磨沟墓地发现此情况之前,是否有类似考古发现?如果没有,齐家至春秋中间为何会出现较长时间的空缺?”“磨沟墓地挖掘出来的文物是如何进行具体研究的?”在互动环节,学生们更是热情高涨,举手提出自己的问题。向阳磊是历史文化学院2020级文物与博物馆学学生,第一次近距离和考古人接触,系统了解考古发掘项目的发现、认知、意义,让他更加真实、直观地感受到了考古从“证经补史”走向“考古写史”的转变过程,“听完讲座,我对磨沟墓地的意义、齐家以及寺洼的葬仪葬俗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古建考古更感兴趣了,以后会进行相关的学习研究。”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队伍强大,研究力量雄厚,近年来多项考古新发现入选“考古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等。“通过这次系列讲座的举办,为我们进一步开展校所合作、拓宽我院人才培养的途径、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促进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赵学东对记者说道。
据悉,接下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将继续在西北民族大学开展“国之祭礼——礼县四角坪遗址”“马家园西戎墓地考古与收获”“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考古发现与研究”等7场专题讲座,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打造无边界考古课堂。
在当天开幕式上,甘肃省考古研究所还向西北民族大学赠送了《渭河上游天水段考古调查报告》《秦与戎》《王国的背影 吐谷浑慕容智墓出土文物》等考古书籍。
文·图丨奔流新闻记者 蔡端
(奔流新闻)
标签:
5月26日,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西北民族大学推出的“甘肃考古暨中华文明探源”系列学术讲座在西北...
1、竹石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
1、原文里,八岁的我喜出望外。2、我能说我会重见天日,逼近中原吗?辱书喜出望外,生肖牛。本文喜出望外的
《九号秘事》(InsideNo 9)的主创们说得没错,马克·威廉姆斯确实是出演“布朗神父”的最佳人选。最新...
1、每个学校安排不太一样分数线出来后就有复试消息的今年估计4月。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